
面對科技浪潮不斷重塑金融業版圖,中國信託於2025年擴大舉辦「數位科技創新週」,聚焦三大核心主題—數位資產、生成式AI與量子運算,邀請產官學界專家與學者,深入剖析新科技驅動下的未來金融樣貌,引領同仁站在科技交會點上,想像未來金融的可能性。
數位資產:市場趨勢與監理框架
中信創新週首場以探討數位資產作為起點,由中國信託銀行法金產品處蕭志鵬處長進行開場引言,蕭處長指出虛擬資產的發展為資產存在、持有、交換形式帶來巨大改變。同時法規也朝向設立專法之監管方向,必須持續關注。
活動首先由MaiCoin集團劉世偉執行長分享,從近期數位資產市場趨勢觀察,並分析區塊鏈技術代幣化(RWA)趨勢,可以看出實體與數位資產日益融合的機會。執行長指出,過去虛擬貨幣在沒有實體價值支撐情況下已達目前規模,未來與實體世界資產連結的虛擬資產發展成熟後,將創造更可觀的價值。
接著由台大法律系楊岳平教授分享「數位資產監管挑戰」,從虛擬資產法令監管發展趨勢,並分析我國的虛擬資產之法令監管現況,並強調「監管並非創新的絆腳石,而是信任的基石」。楊教授呼籲金融業者應該擁抱法遵科技,以建立數位資產發展的信任環境。


(中信創新週:數位資產場次的MaiCoin集團劉世偉執行長及台大法律系楊岳平副教授均吸引學員交流)
生成式AI:重塑金融服務樣貌
生成式AI應用引發產業變革,中國信託銀行數位科技處王俊權處長開場提談到,中國信託投入AI從基本應用打底,走向生成式專注打造金融場景的數據產品,期待透過創新週從跨領域業者學習生成式AI導入經驗。
接著由91APP李昆謀產品長分享「零售業的AI 轉型與企業組織的AI 發展」,李產品長以自身零售業為例,分享消費者買的不是需要、而是想要;沒有需求的消費者,才是主要消費的大眾,如何透過AI賦能是達成銷售的關鍵。另外,生成式AI於學術界同樣也是前沿研究的重點議題,台大資工系陳縕儂教授以「AI未來地圖」為主題分享,深入淺出分析生成式AI對金融應用以及風控合規的衝擊,指出AI正使金融從被動回應走向主動預測與判斷,未來客戶體驗、產品設計、法遵程序都將被全面重塑。


(2025中信創新週:生成式AI場次為熱門議題,吸引最多學員報名參與)
量子運算:跨越傳統計算的極限,改變未來思維模式
最後場次聚焦在目前最具前瞻性的「量子運算」主題,中信金控資訊最高主管賈景光開場指出,量子運算突破了傳統電腦「0與1」的運算邏輯,預示著金融計算力與資料分析模式的劇烈演進。
首先,由臺灣大學-IBM量子電腦中心首任主任張慶瑞教授分享「量子產業發展趨勢與台灣對策」,張教授以平易近人方式介紹量子運算原理及應用,同時提出「量子與超級電腦將走向整合與分工」的觀點,對於量子運算是否會取代傳統計算,教授生動地以交通工具比喻為「飛機發明後,汽車依然有其角色」,強調量子運算的定位並非取代,而是補充其不足,金融業需要提前因應。來自鴻海研究院的林俊達主任分享「下一戰:量子運算」,並以「量子不是一顆原子,而是一種狀態」,提供全新的思考邏輯,並提到量子電腦對產業的挑戰與衝擊。最後也從鴻海自身研發的實例分享台灣目前研究的現況,帶領聽眾打開全新視野。


(2025中信創新週:量子運算場次,兩位講師深入淺出說明艱澀難懂的量子運算)
結語:從想像走向實踐,科技金融的下一步
中國信託「數位科技創新週」為集團持續舉辦重點創新活動,不論是趨勢的引入、創新思維的發想都對於同仁產生正面幫助。期望透過擴大舉辦以三大主題的跨界對話與內容激盪,帶領聽眾思考如何將創新科技真正內化為金融服務的核心競爭力,邁向科技即金融新時代。

(2025中信創新週三場線上+線下共吸引2,780人次參與,顯示同仁對科技新議題的回應熱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