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>在紐約分行輪調的期間,我主要負責聯貸案件,和世界其他大型銀行合作,雖然不一定能夠和借戶直接接觸,但是在和同業的交流中,可以看到多樣化的授信架構,案件內容也不乏專案融資或是基金融資等,學習到的內容不論廣度或是深度都相當充實。
>我是越南人,在海外徵信輪調時剛好負責東南亞各國的授信案件,透過這段期間了解到海外分行不同的案件型態及徵授信流程,也對徵授信人員的工作內容及作業習慣有所認識。在越南大型企業客戶來台參訪時,也有幸成為迎賓小隊的成員,負責與越方代表進行交際,有機會參與本行高階主管與外國企業代表的重要會議,不但增加自己的視野,也是一次很難忘的經驗。
>作為一個優秀的國際法金業務,除了需要業務銷售技巧、對於法金知識的熟悉、徵審溝通的能力,外語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秘密武器。我認為IRM計畫最棒的就是:計畫內容是由人資與規劃團隊,根據未來職涯規劃量身打造。公司提供每周第二外語的課程、培訓期間各輪調單位為我們備齊出外打仗的裝備,因應不同部門的工作任務,我們也需要在短時間適應新環境、培養新技能。當然這中間不免有遇到挫折的時候,但在同期的鼓勵、前輩的指導和主管們的帶領下,真正感受到We are family的品牌精神,同時也在外派前先打下了ARM工作的基礎。
>不知不覺已外派泰國滿一年,從一開始每天講最多的泰語是「麥靠摘(I don’t understand)」,一直到現在能用簡單泰語跟同事溝通,算是成長不少。身處泰國真的完全能體驗到,隨美中情勢而推升的東南亞發展量能,在台灣開發新戶好似在沙漠中尋求一滴水解渴,而在泰國則是每天被客人訊息轟炸,忙歸忙但我卻感到很充實,這段時間也在文化差異中找到平衡,跟很多後台同事培養工作默契。

>加入IRM Program至今已1.5年,回首當初陌生開發的緊張,寫徵信報告的低效及漏洞百出,到後來能跟老闆侃侃而談,有條不紊的完成一份報告,這裡不僅提供我們一個自由發揮的平台,也透過不同單位的歷練,使我們快速累積專業職能,更重要的是培養不畏困難挑戰,持續突破自我的精神。

>透過IRM輪調歷練的培訓制度,讓我有機會在前期一年半的受訓期間就接觸不同規模、產業、經營型態的企業。回顧在徵信單位的培訓是最扎實也成長最快速的10個月,從第一案努力從過去在校時期所學的會計知識,拼拼湊湊的組成第一份徵信報告,經由單位無私的傾囊相授、定期的科組會分享案件架構以及案件量的累積,讓我奠定客戶風險辨識、財務體質分析與產品架構的基礎。

>我從小出生長大於越南,在大學時回到臺灣就學。因生長背景,使我喜歡接觸多元的文化及人事物,並嚮往將來職涯能獲得外派機會,因此當初被IRM Program深深吸引。